缔冠期刊网

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2-06-09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在“工学交替”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主流思想,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加强学生的非业务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关键字 高职 工学交替 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随着1999 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告别“精英教育”时代而逐渐进入“平民教育”时代,国家迅速调整了教育的重心,急需大量具备技术和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教育部16 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各个高职学院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类教学改革的探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计算机应用系教学模式改革为蓝本的教学成果于2009 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主要思想就是“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体系改革”,“四环”分别指:“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工学交替”作为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系对2009 届676 名、2010届612 名、2011 届520 名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对初次就业的企业评价进行了统计,表1 是企业评价为“优秀”等次的统计。

 

    表1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为“优”的汇总情况2009 届2010 届2011 届工作态度纪律91.8% 89.2% 90.9%专业技术能力40.3% 48.9% 42.6%沟通合作能力56.7% 64.3% 58.4%礼貌礼仪风范78.5% 81.3% 80.7%整体素质评价76.0% 74.1% 73.9%在业务水平方面,学生的实力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还是学校没能拉近教学和实际应用的距离,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业务素质培养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非业务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单纯的理论教学或传统的教室教学已不能胜任高职教学的需求,必须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特别是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和认知企业,为以后的职场之路做好铺垫和准备。

 

    一、基于“工学交替”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然后确定培养的目标。通过不同类型的实习,提高和强化企业所需的业务素质和非业务素质,从而实现自己价值与企业、社会价值的统一。整体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该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负责组织学生,企业负责提供真实的职场氛围,双方共同管理,让学生接收到第一手的感性认识,便于将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职业素养。

 

    (一)初步感受岗位现场,明确专业目标定位:参观实习参观实习是带领新生进入相关企业,由企业技术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学生就以后的岗位、职位做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于行业和职业的背景、前景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专业培养的业务素质、非业务素质有明确的了解。

 

    参观实习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仅仅开设在第一学期,也可以每学年组织一次,层层递进地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未来的岗位需求。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观实习之前,专业指导老师(导师)先要进行行业介绍、专业知识体系的剖析、职业前景分析,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企业,通过与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交流方式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事后通过撰写《参观实习总结报告》的方式进行归纳和小结,了解并确定专业所需要的业务素质和非业务素质。

 

    (二)充分体验职场氛围,加强培养职业技巧:体验实习体验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去体验职场氛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勤奋向上的精神。非业务素质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礼貌礼仪、语言表达、书面表达、组织协调、沟通交流、领导决策……这些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于学生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单位将之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非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形式锻炼和提高,但是这与未来的职场要求毕竟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此环节一般将学生安排到生产一线实习,主要从事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一则锻炼并提高学生的非业务素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必须学会了解并按照职场要求进行锻炼,另外,也可以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的人、财、物的管理能力。体验实习可以实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学会吃苦、学会感恩父母”的目的,增加了学生的非业务的素质,又在实习过程中教育了学生,养成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失败的信心和勇气。

 

    体验实习可以考虑安排在一年级期末,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程尚未展开,适合将学习的重心放在非业务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上。

 

    (三)加强课程动手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实训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一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一般安排在课程末段,使得学生对于具体课程的要求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掌握其中重点的内容。

 

    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动手实践训练,对于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加以对待,而并不仅仅只把它当作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

    (四)强化技术应用能力,融会贯通专业技能:技术实习技术实习主要是对学生的业务素质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估,将所学到未来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做一个全面的检验,一般在企业提供的职场环境中,按照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开展此项工作,便于学生找到差距并能通过自学、请教、讨论、相互启发等方式弥补不足,较为全面的达到企业的要求。

 

    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依据,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通过技术实习来提升,技术实习可以在企业真实环境中检验理论知识,找出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并按照企业业务要求,将原来分门别类的课程串联起来,实现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

 

    技术实习可以考虑在二年级末,随着专业课程教学的展开,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合完成此项工作。

 

    (五)整体才学综合演练,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对于学生业务素质和非业务素质的综合考察,一般与学生的就业工作紧密相关,除了是一项教学任务之外,也是毕业之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和锻炼,便于以后能快速、全面地融入企业氛围中。

 

    大三年级,学习接近尾声,需要对于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进行综合检验,便于学生查缺补漏,抓紧职前宝贵的时间进行充电,全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毕业实习一般结合学生的就业、毕业设计同步进行,这本身也有利于锻炼学生面对社会繁杂事物的处置能力,经过毕业实习考核的学生,表明已经基本具备社会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可以胜任未来职场的挑战。

 

    二、基于该体系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可以分学期嵌入参观实习、体验实习、课程实训、技能实习、就业实习五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其贯穿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图2 所示。

 

    图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嵌入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示意图工学交替就是需要提供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在不同学期嵌入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相互印证,互相促进。

 

    三、基于该模式的“1234”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不能象传统的理论学习一下单纯的用考试作成绩为唯一的评价,而应该更加注重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采用“1234” 指标评价体系, 其中“1”表示学生自我评价占10%,“2”表示带队老师的评价占20%,“3”表示过程考核占30%,“4”表示企业评价点40%,多重评价使得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结果的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其核心是量化指导评测体系,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认真梳理社会、企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分解到实践教学的流程中,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对学生培养的全面、准确。

 

    四、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对比2009 届学生只进行了课程实训,2010届开始全面实施了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于毕业生的调查可以从侧面了解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表2 是学生认为亟需提高的能力。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嵌入,使学生也日益认识到以后的职场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各种能力的综合锻炼必不可少,同时社会对这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

 

    表2 亟待提高的能力

 

2009 届2010 届2011 届外语能力6.3% 17.8% 16.5%信息技术能力8.4% 10.6% 19.6%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12.3% 18.2% 19.4%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5.7% 17.7% 18.1%专业技能22.5% 12.6% 6.2%社交能力10.8% 15.3% 14.8%科研能力1.2% 3.8% 3.7%基础知识22.8% 4.9% 1.8%这些数据表明越早让学生介入企业实践,越能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需求不单单是对于技能的要求,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工学交替”才能得到锻炼和增强。首先,基于“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是弱化了技能的学习,反而是增强了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第二,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在职场环境中更能感受到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不足。这样越推进实践教学,越能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我与现实的差距,树立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表3 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学生本身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对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有越来越高的认可,学生也希望通过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表3 在校期间对职场最为重要的环节2009 届2010 届2011 届课程实训21.8% 34.8% 17.1%技术实习23.3% 34.2% 21.5%体验实习0.0% 6.5% 35.6%其它社会实践54.9% 24.5% 25.8%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要其它加强社会知识的培训,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更加贴近以后的工作情景,通过高度仿真甚至真正的职场环境的冶炼,使得学生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从而从本质上杜绝“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教育诟病,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小勇.“四环相扣”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2] 朱远胜.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3] 陆善兴.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2).

[4] 吴廷焰,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职业时空,2010,(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